为贯彻落实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8月25日,由省、韶科协组织,乐昌市科协、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黄圃镇科协,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承办的广东省科技工作者“上山下乡”行动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乐昌行”专家来到黄圃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与黄圃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专家一行在黄圃镇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位于黄圃镇应山村的应山古桥、应山古村落。应山古桥位于古村以南200米处,始建于乾隆丙戌年(1767 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石桥采用拱圈式纵联砌置法拱砌,南北走向,桥长49.85米,桥面宽6.5米,三个桥并联,单拱跨16.9米。自古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石桥成为湖(南)广(东)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山石桥是广东省目前发现跨度最大的古石桥,2002年被批准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专家一行参观了位于黄圃镇石溪村的石溪古村落,石溪自然村始建于南宋端平年间(约1236年),由邓姓祖先迁入此地而成,是粤北山区保存较好的农耕村落,至今已有780多年历史。因村前庐溪河床石头多,故取名石溪。石溪村三面环山,依山面水而建。石溪村在人文方面人才辈出,明清以来村中有翰林、举人、拔贡、岁贡、附贡、冠带、国学生共198名。该村落民俗文化底蕴浑厚,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古村落内现存40多栋明清时期的青砖瓦房,主要古建筑有邓氏宗祠、邓国润民居等,多为两层宽大的古建筑。村落内建筑以坚硬的青石条、青石柱为基础,打磨光滑的青砖为墙面,马头墙围住的瓦背为屋顶,建筑檐线分明,墙角清楚,轮廓硬朗,同时还镶嵌着不同的木雕石刻,飞鸟走兽、奇花异草,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价值。
本次调研中,专家们结合黄圃镇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文旅资源,推进三产融合提供了指导,为黄圃镇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