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处处可见丰收喜悦。在廊田镇平富村,名为“广科紫田玉米733”的紫黑色超甜玉米悄然成熟,其独特的风味与高附加值获得了大家的赞誉,将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紫色引擎”。
日前,记者走进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乐昌廊田成果示范基地,看到“广科紫田玉米733”株株长势旺盛,成熟的果穗颗粒饱满,泛着深邃的紫黑色,生吃口感脆嫩清甜,原来,这是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高花青素类型超甜玉米新品种。
“‘广科紫田玉米733’富含花青素,按照标准种植,每亩地播种1.2斤,每亩产量可达1500斤。”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植保博士易杰群介绍,花青素对延缓衰老、改善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均有积极作用,精准契合了当前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市场潜力大,这种鲜食型高端超甜玉米从出苗到采收仅需66至74天,生长周期短,甜度佳,营养价值高,其市场定位及经济效益高于普通玉米品种,能为种植户带来较好的增收前景。
为让新品种更好惠及农户与市场,南繁种业研究所采取了“展示+体验”的推广策略:一方面在平富村建立示范基地,直观展示新品种优势;另一方面举办生态种植农产品品鉴会,让消费者和意向种植者亲身感受其品质。游客唐小姐品尝后,专程前往示范基地打卡。“这是我吃过最清甜的玉米了,而且口感很嫩,甜进我的心里去了。”
“广科紫田玉米733”的成功培育与推广,是“科技+帮扶”的有力支撑。南繁种业研究所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部署,实施“一所对一村”计划,力求实现从 “输血” 到 “造血” 的转变。“我们通过在平富村建立基地,请当地农民种植管理玉米、甘蔗、大豆等新品种,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把资金留下的同时,也希望把技术留下、把品种留下,助力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广东省科学院驻乐昌市廊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廊田镇党委副书记、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副所长陈美豪说。
据了解,廊田镇正大力开拓崭新的“甜蜜”产业路径,在“紫色引擎”稳步推进的同时,当地经营主体计划明年大规模推广果蔗与糖蔗种植,配套建设甘蔗制糖产业,着力打造从田间到工厂的全产业链。南繁种业研究所将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帮扶,开展多层次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确保当地产业发展计划顺利实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