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九峰2021年工作打算

  今年九峰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第三产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产业振兴,在发展经济上谋求更大突破

  坚持把产业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壮大产业发展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为契机,引进农产品加工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补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建设水果分拣冷藏加工中心,大幅提高生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创建省级黄金柰李标准化种植试点和全国巾帼创业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示范社建设。抓好农业品牌培育,稳步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和“三品一标”[10]农产品的申报工作,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果树新品种及种植新技术,配合完成省级岭南落叶水果产业园区和黄金柰李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建设,打造优质水果产业带。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巩固“互联网农业小镇”和“全国首个非现金支付试点镇”创建成果,发挥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带动作用。依托独特的花果资源,争取上级资金谋划旅游项目,推进茶料村黎家、秀村组绿化升级改造项目,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高质量办好桃花节直播、黄金柰李水果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培育观光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促进花果资源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规范引导星级民宿发展,整合开发民宿资源。

  二、聚焦镇村发展,在统筹基础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以实施镇街整治提升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持续改善镇村面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39”镇(街)整治提升项目外立面改造工程,围绕“一河两岸”景观亮化项目建设,探索党建、廉政、法治文化等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主题公园。积极推进完善公路网络,镇区至上廊道路提升改造为省道,推进Y695上廊至遑洞段约12公里的单改双车道项目,完善横坑村Y698线农村公路示范路段建设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抓好第一批全域集中供水工程和第二批56个自然村集中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投入180万元推进茶料村、联安村、横坑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建设项目。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继续拆除农村破旧泥砖房,做好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引导建设一批拆后空地“四小园”建设示范点,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公路、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短板,全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自然村内道路逐步实现硬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本年度60%以上村小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9户,加快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打造,完成上级下达的3个自然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任务。继续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及省道S248线沿线的村庄柴火整治。

  三、强化生态保护,在加速绿色发展上拿出更大力度

  践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环境治理,不断厚植生态特色优势。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规范生态公益林的抚育管理和更新性质采伐,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打击农村违法用地建房,推进全国乱占耕地建房初步整治工作。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治理全收集、全覆盖。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五清”、河湖“清四乱”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水污染治理,保持河流水源干净清洁。加强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严禁畜禽粪污下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到位。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野外用火管理,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23条,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矿山生态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严厉打击“非采”行为。

  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将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扫,提倡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配合做好“韶关好人”“乐昌好人”等人选推荐工作,充分宣传农村道德榜样与典型,不断丰富乡风文明建设内容。继续开展省道公路沿线、山林田地等乱葬散葬排查,杜绝修建水泥棺椁墓、豪华墓等歪风,深化移风易俗,推进文明殡葬。

  四、着力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

  始终突出抓民生、保稳定,积极回应九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全面抓实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银龄安康等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完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任务,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施全面参保计划,继续推行城乡医保整合,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进一步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升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完成“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二轮复评。深入开展建党100周年大型文艺巡演,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发展九峰山歌传唱,丰富群众文体生活。配合推进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遗址群修缮保护项目建设,启动浆源村红军遗物的收集和陈列室、展览馆的选址规划。狠抓环境卫生整治,落实上廊村创建省级卫生村,联安村、三联村创建韶关市卫生村工作。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职能,不断提高计生优质服务和管理服务水平。

  五、聚力和谐稳定,在共建共治共享上争取更大作为

  围绕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全隐患减量化目标,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九峰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打击村痞村霸专项斗争,坚决扫除黑恶势力。启动“八五”普法工作,继续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创新试点打造“无讼社区”。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抓好新冠疫苗接种。发挥医院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隔离管控等措施。落实“四个一”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普通公路路长制“136”行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因地制宜开展“三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仓储物流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加强防御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