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乐昌市教育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乐昌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及省、韶、乐法治政府建设部署,结合教育系统自身特点,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依法治教为重点,以行政执法为手段,深入推进教育依法行政,努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2024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等9次。一是组织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见效。二是系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三是精心安排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任务,加强对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定期督促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每年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切实整改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存在的重点问题。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一是常态化抓好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派员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 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双周讲坛”、普法讲座等形式,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征订《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推动领导干部学规学法、用规用法常态化。二是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更,及时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在局机关大楼内设置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学生法治教育计划,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组织实施本单位普法规划,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一是带头谋划法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重点工作。严格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与备案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清理工作,现行有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0件,清理其他市政府文件4件。二是带头学法用法。认真完成在线学法和考试,督促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组织局内干部进行2024年度法学考试,共有74人参与,参考率和优秀率均达100%。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经常性提醒督促机关干部、学校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意识,有效实现法治学习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三是自觉接受法治监督。做好向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报告2024年度依法履职情况准备工作,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积极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韶关市委“363”、乐昌市委“1361”具体部署推动法治建设

  2024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重大事项提交党组会议研究,做到对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征求意见,切实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水平,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建立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邀请法律顾问基于“三项制度”讲解行政执法实务,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我局目前有行政执法证持证人员25名,其中今年新增4人、到期换证3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测试,已全部录入执法人员名录库;将全市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纳入检查对象名录库,制定了2024年学校、校外托管机构、培训机构消防安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抽查工作。三是加大对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对全市110所建有食堂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检查。开展“一老一小”服务保障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先后组建7个工作组出动962人次,对全市109所校外培训机构、托管中心进行督导检查。2024年,我局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办理4宗行政处罚,相关案卷提交市司法局进行评查,其中1宗被市政府行政复议维持处罚决定;无行政应诉案件。

  (五)积极构建法治建设网络,提高教育系统普法效能

  在各中小学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机制,为全市教育系统创建了良好的法治建设工作氛围。一是按照《乐昌市2021-2025年中小学法治教育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网络,所有中小学校都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并聘请了法律顾问,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能力,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和杜绝学生被性侵害,使他们树立崇尚法治的现代理念,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公民。截至目前,全市受聘中小学法治副校长82名,法律顾问44名,校园防治学生欺凌专家46名,各学校陆续开展法治副校长入校宣讲活动近约200次,保障学校依法决策、依法治校。二是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力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的4所学校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实施为期3个月的挂牌整治,深入治理校园欺凌行为。联合市禁毒办、市司法局等单位,在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依托咪酯”案件模拟法庭及仿真毒品展览活动。联合广东省乐昌监狱挑选组织部分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鲜活、立体的警示教育。从数据看,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三是深入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工作。组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88次,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对44所学校开展青春期卫生和保健知识讲座,对3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防性侵公益课堂242场,惠及学生11477人,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秋季学期对7所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并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宪法晨读”,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开展家庭教育活动11场,积极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局虽有25人具备行政执法资格,但具备法律背景的专业人员较为欠缺,执法经验不够丰富,执法手段单一,主动执法意识不高,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和运用不够全面,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有待规范,行政执法案卷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二)对粤执法平台操作不够熟悉且不够重视。对使用“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办案的意识还有待加强,仍有许多行政检查案件及行政处罚案件仍使用传统的纸质办案,没有及时使用一体化平台办案或者在3个工作日内补录,导致执法案件网办率较低。

  (三)法治教育效果有待加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所不足,主要通过内部学习、相互交流、网络学习为主,都是常规手段,学习成效有待提高,对涉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干预、矫治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工作缺少教育行业特色,缺少具有教育行业辨识度的法治建设成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乐昌实践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

  (一)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问题导向,补齐薄弱环节,推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落细。

  (二)健全依法行政工作体系。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机制,加强重大协议、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印发及管理,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教育系统的廉洁廉政建设。分层分类强化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严格依法治教工作制度。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干部培训、教职工学习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进一步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普法教育,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施教再上新台阶。

  (四)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依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法治建设监督力度,探索构建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提高基层依法行政效能。

  


乐昌市教育局                 

  2024年12月31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