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1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和系统培训班”成功举办。乐昌市教育局代表张瑞辉在会上作题为《精耕细作 精准赋能——让每个梦想都“贷”得动、走得远》的经验交流发言,其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获得与会领导及同仁的高度关注。
张瑞辉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乐昌市作为粤北山区县市,11年来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中探索出的“精耕细作、精准赋能”实践路径。面对山区服务的“三大困局”——政策知晓难、群众跑路难、贷后管理难,乐昌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一、精耕细作破困局
1.政策直达。通过织密“毛细血管网”(学校前置排查、部门联动比对、志愿者走村入户、校园阵地深耕、高三预申请锁定需求),实现“政策找人”,贷款学生从2014年试点时的16人跃升至2024年的2209人,贷款金额达3199万元,实现“零因贫失学”。
2.服务便民。优化流程实现“只跑一次”。信息透明化、预案保顺畅、服务高效化(当日申请办结签约)、体验人性化(志愿者引导)、管理智慧化(线上预约),首贷平均办理时间仅20分钟,续贷线上办结率99%。
3.贷后不断线。 构建“看得见的信用抓手”。建立“一生一档”关键节点预警,精准触达提醒,失联多方追踪兜底,确保服务触角覆盖偏远角落,守住信用底线。
二、精准赋能促成长
1.贷款签约是起点而非终点。通过签约前的《诚信大讲堂》深植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国家还款救助机制为困难学生提供“救生圈”。
2.毕业生发展实绩印证成效。对179名毕业贷款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大量毕业生成功提升学历(含10名硕士),广泛进入公务员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私企或自主创业,充分证明助学贷款是“点燃希望、助力成长”的重要力量,推动学子心态从“怕负债”转向“敢追梦”。
三、深化育人向未来
1.乐昌市下一步将着力打造“资助+育人”融合体系,实施“励志强心工程”“能力提升计划”“社会责任培育”,实现从“保障学业”到“促进成才”、从“经济输血”到“能力造血”的升级。
2.展望未来,提出“服务智治化”(AI顾问)“风控先知化”(学生信用成长动态模型)“育人体系化”(共建金融素养诚信课程)的发展方向,推动工作从精准服务迈向智慧育人。
张瑞辉强调,书写教育公平的答卷需要“毫米级的精度”。乐昌市以“精耕细作”破局群山之困,以“精准赋能”托举万千梦想,坚定承诺并持续努力“让每个梦想都‘贷’得动、走得远”。其系统性、创新性且富有成效的经验分享,为全省各地特别是山区县市进一步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乐昌市教育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