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浏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乐昌双拥简报 2022年第13期

市委书记钟曦检查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情况

  9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钟曦到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检查2022年下半年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情况。

  在基地训练场,钟曦现场观看了预定新兵们的集训,并为预定新兵加油鼓劲。市委常委、市人武部上校部长李荣文,市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王斌,详细介绍了预定新兵们的教育、训练、生活和保障等情况。

  在预定新兵宿舍,钟曦查看了预定新兵内务整理情况,与预定新兵面对面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开展情况。

  钟曦对预定新兵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提高认识、珍惜机会,在训练中听从指挥,加强学习,加强训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役前训练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兵,到部队以后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同时要求市人武部在做好预定新兵各项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密组织教育训练,确保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我市召开2022年下半年审批定兵大会

  9月8日,我市2022年下半年审批定兵大会在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召开。韶关军分区战备建设处上校处长梁晓明,我市市委常委、市人武部上校部长李荣文,市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王斌,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洪生,以及市征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大会。

  会议传达了韶关市审批定兵政策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现场审批定兵。首先公布提前预定新兵名单,而后通过电脑随机选择的办法确定剩余入围名单,再以电脑随机派号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入伍新兵名单及去向。

  我市司法局公证处公证员、廉洁征兵监督员、各镇(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民兵连长代表和应征青年家长代表等,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见证了整个审批定兵过程,并由公证员现场宣布公证结果,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大会对已确定入伍的青年表示祝贺,希望他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不忘自己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初心,牢记肩上的责任,苦练军事技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一代合格军人,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贡献。大会还鼓励未被确定入伍的青年不要气馁、不要放弃,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从军的梦想,将役前训练进行到底,以更好状态迎接明年春季应征。


韶关乐昌: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时代新人

  中秋佳节临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9月3日,乐昌市委组织部、乐昌市委宣传部、乐昌市妇联、乐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乐昌市新华书店联合开展的“少年儿童心向党 强国复兴有我”——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亲子诵读活动。

  活动在《厉害了我的国》亲子共读中拉开了序幕。《祖国在我心窝里》《红星闪闪》《童心向党》《我爱北京天安门》……清澈的歌声中,是表达了孩子们对党、祖国的歌颂和热爱,对党闪闪红星引领我们度过艰难困苦岁月的崇敬。

  随后,在《可爱的中国》《读中国》《如果信仰有颜色》等朗诵中,小朋友们在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诵读,诠释了艰苦拼搏、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展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把爱国爱党情怀深深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孩子们和家庭通过故事讲述了中秋传统佳节的来源、传统习俗及与中秋佳节有关的谜语、歌谣、诗词,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家庭美德和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

  本次活动,既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快乐,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进一步培养广大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精神,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活动,引领孩子们童心向党,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红色文化】第十九位战士

  在乐昌市五山镇石下村委会平和村附近的江边,埋葬着十八位红军长征烈士。他们,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实,当时被国民党一起抓去枪杀的是十九位战士,他叫肖二发。那么他又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后来又怎样了?为此,在2019年的7月16日,笔者赴湖南省汝城县小垣学校采访了肖二发之孙肖祖纯。 

  1934年11月5日,中央红军长征部队分四路抵达乐昌五山一带。在沿途行进中,由于山高路远,崎岖难行,有些战士在城口战役中受了伤;有些是长途行军,脚上起了泡掉了队;有些是又饿又累,实在是走不动了,没有跟上部队前进的步伐。当地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陈国英部在红军长征部队走后,四处搜捕红军战士。 肖二发当时也是受伤掉了队,在石下陈家湾陈其年家碾米楼上的禾草堆里躲藏,后来被搜查出来,与躲藏在其他地方的18位战士一起不幸被俘。

  肖二发,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幼年丧父,1932年6月,与胞兄肖春先一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部队的兄弟俩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要求进步。因出生贫苦家庭,吃苦耐劳,人又聪明,深受首长们的喜爱。肖二发曾做过师长的警卫员、连队通讯员。1934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部队压缩,肖二发被下放到连队,成了一位小班长。同年10月,他跟着部队开始了长征。这些战士被俘后,国民党乐昌县党部命令地方民团“不用送县,就地处决”。这一天,天色已近傍晚,十九名战士被押往平河村附近名叫江边的僻静处执行枪决。押解途中,年幼的肖二发绑在队伍最后,由陈家湾村的陈庚妹用绳索牵着。陈庚妹看见肖二发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当时就起了怜悯之心。在转过山埂时,陈庚妹趁其他团丁不注意,悄悄给他解开了绳索,嘱咐肖二发沿着山沟方向逃走,随后,陈庚妹朝天放了一枪,以作交代。满身伤痛的肖二发慌不择路地逃命去了。当年石下一带,树木茂盛,茅草深厚。在路上,他一头碰到砍柴回家的妇女——陈家湾村的李林姣。肖二发猛地跪在她面前,嚎啕大哭,恳求她救命。得知情况后,淳朴善良的李林姣把他带回家,在低矮黑暗的谷仓里藏了一个多月。李林姣每天给他用土药治伤、送饭、倒屎倒尿。为了保护红军战士,李林姣把肖二发认作是自己的儿子,并改姓陈,名来生,才敢公开现身。就这样,肖二发幸免于难,而其余十八名战士均惨遭杀害。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河水。当晚,平和村60多岁的妇女张捧秀、黎某等偷偷把18名红军战士的尸体抬到离河岸约1米高的坪里掩埋。几年后,肖二发娶了青岭椑树下村的连普娇为妻。肖二发每次路过石下18位红军战士遇难处,总是停下来,满眼泪水,点上一根纸卷的老烟叶,心中总有说不完的话语。战友之情溢于言表。不知情的路人总觉得肖二发的言行举止怪怪的。1949年,肖二发离开那个伤心之地,迁居到五山石下相邻的湖南汝城县小垣乡大垣村定居。日常生活中,他从不提起自己当年的往事。有一天,一个弹棉被的于都县宽田乡人,与人聊起家常,得知有个于都宽田老乡陈来生。陈来生看这老乡诚实可靠,便说,他的原名叫肖二发,长征途中被一位大娘救了,就改姓陈。家有母亲,哥哥叫肖春先,弟弟叫肖称生。弹棉被师傅回去后,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原来,于都县还将肖二发作为“烈士”对待。抗美援越期间,其哥哥肖春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率部途经湘潭市,派专人写信到五山、小垣一带查找肖二发其人。因他知道他长征至此地界时就失去踪迹,后来长征途中再无音讯。其时,肖二发听到别人谈及专信找人一事,才得知哥哥和家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才敢回信,并专赴湘潭,向肖春先谈起自己的家世:父亲早逝,兄弟俩十二三岁开始挑煤,母亲帮人洗衣物,共同维持家庭生计,照顾几岁的弟弟妹妹,一起参加红军。至此,兄弟俩才敢相认,抱头痛哭,感叹人生无常,更感慨革命的不易。1982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肖二发也得到了相应的待遇,定为“流散红军”。当村民和熟人问起时,肖二发总说自己是幸运的,比起那些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他看到了革命的胜利,看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八十年代,知道肖二发的老红军身份后,附近的汝城钨矿子弟学校、大山附中都热情邀请他去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坐在主席台上,当时60多岁的肖二发,拄着拐杖,十指变形,清瘦的身材,声音却总是那么激昂。当讲到18位红军牺牲的情景,他总是潸然泪下;讲到红军每一次遭遇敌人阻击时的英勇,他的目光又总是那么坚毅。每次到学校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师生们都围在肖二发身边,报以热烈的掌声。故事讲完,肖二发总以一个军礼结束,还是那么有力,那么令人动容!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