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田镇王屋村大棚高附加值水果种植项目是2024年通过乡贤牵线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800万元,共流转土地240亩。基地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及数字管理,旨在打造现代化的精品农业示范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基地,一排排现代化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扑鼻而来的是草莓特有的清香。大棚里的植株青翠欲滴,层层绿叶间点缀着鲜红饱满的草莓,仿佛红宝石镶嵌在绿毯上,令人垂涎欲滴。目前基地主要种植新品种草莓,不仅产量高,口感也更为出色,甜度较传统品种有了显著提升,深受市场欢迎。
“已经种植下去的面积是50亩,种的全部都是草莓,一亩地用了100吨的有机肥来种植草莓。有五六个品种,有粉的有红的,口感是不一样的。粉色草莓是有那种冰淇淋口感的,吃起来纯甜,然后无渣,口感上品质上和外面那些草莓是完全不一样的。”韶关果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乐昌水果基地负责人扶丽霞说。
在传统露天种植中,自然风险始终是一大难题,恶劣天气、病虫害等问题,常常让果农面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困境。而在廊田镇王屋村大棚高附加值水果种植项目里,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了解,基地使用了大棚设施、智能温控、精准灌溉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抵御自然风险,确保植株在最优环境里生长,保证产量和质量,还能延长采摘期,灵活安排上市时间,有效提高收入。 “上面是有个喷灌,然后下面是滴灌,铺上地膜可以保证它的一个有效利用率,大棚里面的是可以保证它的温度的,控制温度,然后调节它的一个水肥,然后保证它的一个高品质口感。”扶丽霞说。
基地不仅重视果品产量和质量,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土地高效利用。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科学规划,依次种植成熟期不同的水果,真正做到“一年四季无闲田”。这种轮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让基地在每个季节都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宛如一个四季常新的“公园式果园”。
基地还为周边村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在项目建设初期,村民们参与了搭棚、整地等工作;进入种植和管理阶段后,基地持续吸纳村民从事种植、除草、施肥、灌溉等。这些工作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强了他们对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链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种草莓、修剪,然后打包、分拣这些都需要人手,如果是采收高峰的话,我们每天需要工人差不多要200个人。”扶丽霞说。
如今,廊田镇王屋村大棚高附加值水果种植项目已初见成效。据统计,该项目已为廊田镇强镇富村公司增收6.2万元。未来,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种植葡萄、黄金柰李、翡翠柰李、蟠桃等特色水果,为我市的“水果图鉴”增色添彩,提升当地农产品多样性与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廊田镇将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