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火热,AI培训市场也日益火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消费欺诈现象。乐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参加AI培训需要注意:
一、常见欺诈形式
(一)虚假宣传:培训夸大课程效果,如宣称学完课程就能掌握AI核心技术,轻松在AI领域找到高薪工作或实现副业月入过万,还附上伪造的学员成功案例。
(二)课程质量注水:部分课程内容错误百出、乱码较多,很多是从网上免费资源抄袭拼凑的,或者将其他课程简单修改替换后当作AI课程售卖,毫无实质价值。
(三)承诺不兑现:承诺培训“一对一”专业老师教授,但学员交费后交付两节课的内容后则不再增加学习内容甚至服务老师不再回复消息。
(三)退费困难:不签订合同或协议,或在合同中设置苛刻退费条件,如“退费违约、需要赔付大量违约金,扣除相关课时费”等,当学员发现课程与宣传不符要求退款时,以各种理由拒绝。
二、防范方法
(一)警惕平台广告,私加微信支付宝行为。消费者在平台上看见AI培训信息后如果不能在平台交费,要按照对方要求私加微信或者支付宝付费才能授课,消费者此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当培训机构脱离平台监管,私下开展经营活动就可能暗藏猫腻,逃避监管,消费风险大大提高。
(二)了解机构资质,仔细查看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其经营状况、是否存在经营异常等情况,避免选择无资质或资质不全的机构。
(三)谨慎看待宣传:对“零基础速成”“暴富秘籍”等夸张宣传要保持警惕,任何承诺“零基础”“自动变现”的课程,都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学员成功案例,可通过网络搜索、咨询相关行业人士等方式验证其真实性。
(四)细看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前,要仔细阅读每一项条款,特别是关于退费、服务内容和期限等关键条款,对于模糊不清或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要求机构解释说明或修改,切勿匆忙签约。
(五) 保护个人信息:在培训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机构提供敏感信息。若机构要求贷款支付学费,务必谨慎,避免陷入高额贷款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