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华东政法大学李翔教授作客“韶关检察讲坛”

724,华东政法大学比较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翔教授作客“韶关检察讲坛”,为全市检察干警作了一场《公众质疑、基本信任与难办案件——对刑事司法权威构建与公众法律信仰塑造的双重反思》的精彩讲座。

李翔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博士后出站,也是国内实力型青年法学专家,目前正主持省部级课题《反腐败国际刑事机制研究》、《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价值冲突及裁判平衡》等多项课题研究。讲座伊始,李翔教授就提出了什么是难办案件的概念。他结合自身长期的司法经验,归纳了七类实践中难以处理的刑事案件,包括证据难以取舍、案件事实裁剪困难的案件,法律适用疑难的案件,量刑困难的案件,公众质疑与司法对立的案件,立法带来的困惑案件,司法解释带来的难办案件等。随后,李翔教授阐述了当今环境下为什么会有公众质疑、公众质疑的考量因素、公众质疑的限度及如何促使刑事法治良性发展等。他认为,任何知识终将回头影响处理知识的人,刑法是在恶缘的漩涡里打转的知识领域,这冷肃如冬的知识,会映照出刑法研究者的独特心灵。处理恶、面对恶的研究者、执法者要有人性向善的冲动,要以善的思维方式解决恶的行为。他从正义观的角度提出了重构司法权威的方案和塑造民众法律信仰的方案,呼吁应更加科学、合理、客观的审视刑法,确立刑法的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他认为,作为司法者,要具有“信、达、雅”的素质,要以过硬的法律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公众质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建立法律权威并引导民众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司法者的基本信任。

李翔教授观点独特,逻辑缜密,案例丰富,演讲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受到全体干警的一致好评,也引发干警对于刑法规范、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的重新审视。(市检察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