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乐昌 > 乐昌概况

乐昌市情简介

2611795.jpg

  乐昌位于韶关市北部,毗邻湖南省宜章县、汝城县,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是粤北生态发展区,致力于打造韶关绿色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粤湘开放合作先行区、多元魅力和发展活力省际门户城市。总面积2419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1个街道、2个办事处,共有195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户籍人口51.68万人,常住人口37.5万人,面积和人口均位列韶关首位。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总量突破150亿元新大关,达到156.7亿元,稳居韶关各县(市)首位。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乐昌有1500多年建县史,素有“千年佗城”美称。唐朝著名诗人韩愈曾以“岭南清淑之气,自昌而始”的诗句来赞美乐昌清秀的山水风光。南朝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置梁化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内有乐石、昌山两山而改称乐昌县,1994年撤县设市(县级)。大革命至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在乐昌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踪迹。1940年10月至1945年1月,国立中山大学等院校纷纷内迁至我市坪石镇开展教学,谱写了华南抗战教育的壮丽诗篇。目前华南教育研学基地(坪石)已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荣获“广东省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实践基地”“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多个省级称号。乐昌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乐昌花鼓戏、乐昌渔鼓、九峰山歌、(狮舞)青蛙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以来,乐昌是广东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双区”北上辐射内陆和内陆南下融入“双区”的“桥头堡”。境内有西京、乐宜两条古道和武江航道,曾是粤盐及其他商品南来北往的集散地,素有“楚粤孔道”“楚越要冲”“入粤门户”之称。乐昌拥有“两铁三站,两高八道”的交通优势。“两铁三站”即京广铁路乐昌站、坪石站,京广高铁乐昌东站;“两高”即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设有高速出入口5个;“八道”即国道107线、240线、535线以及省道247线、248线、249线、518线、519线。乐昌到广州仅需1小时,到长沙1.5小时,已融入粤港澳、长株潭经济圈。乐昌距离韶关丹霞机场仅16公里,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已动工建设,北江航道将延伸至乐昌。

  生态优势得天独厚。乐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江水源涵养地,也是省重点林区之一,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70.92%,拥有南岭、粤北华南虎、大瑶山和杨东山十二度水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建成森林公园17个、湿地公园1个。龙山林场获评首批省级林长绿美园,九峰镇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镇。6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河长制考核连续六年被韶关评为“优秀”等次。境内有“中国美丽田园”五山梯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九峰茶料村、“省级森林公园”后洞生态庄园、“世外桃源”九峰山等景区。乐昌现有1个国家AAAA级景区(古佛洞天),4个AAA级景区[龙王潭、金鸡岭、九福兰花公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九峰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广东省森林小镇”。近年来,培育了长来樟树王公园、长来村河堤公园,坪石三星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亮点。

  现代农业独具特色。全市现有耕地40万亩,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21.93万亩、产量9.12万吨。粮食、蔬菜和肉类总量多年稳居韶关各县(市、区)前列。加快构建“一市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拥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香芋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南落叶水果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九峰镇、北乡镇分别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首批省、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专业镇。农业品牌优势显著,获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认证及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认证,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个(黄金柰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沿溪山白毛茶、北乡马蹄、张溪香芋),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4个(北乡马蹄、乐昌雪毛鸡、乐昌白毛茶、乐昌黄金柰李、乐昌香芋、乐昌山茶油、廊田山水丝苗米、乐昌粤牧梅花猪、丽丰加州鲈鱼、乐昌翡翠李、乐昌无花果、乐昌板栗、乐昌辣椒、乐昌黄茶),“粤字号”农业品牌4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95个,龙头企业57家,广东省“菜篮子”生产基地13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3家,致力打造成为“双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和“茶罐子”。

  工业经济日益壮大。乐昌矿藏资源丰富,有煤、锑、钨、铁、锌、萤石等矿种24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乐昌作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小三线”建设基地,电力、建材、机械铸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现有一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近年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新引进铝幕墙、电子信息产业企业25家,预计新增工业产值达9.1亿元,华南铝幕墙制造基地加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实现良好开局。昌雄、冠荣等项目顺利动工,三和磁材、卓粤新材等建成投产,链式引进溢拓智造、维创兴电子,“2+1+1”主导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达11.2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87.3%,成功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开发平整工业用地855亩,完成土地收储1566.22亩,租售标准厂房17.91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23家,园区企业总数达到168家,全力推动城东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园区。乐昌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碳中和装备产业园、粤湘产业合作示范园(乐昌),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等产业链企业落户乐昌,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城镇扩容步伐加快。乐昌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整个辖区被南岭山脉自然分割成南北两大部分。南边以乐城街道为中心,乐城街道是乐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辐射长来镇、北乡镇、廊田镇、五山镇、九峰镇、大源镇、两江镇等7个镇;北边以坪石镇为中心,坪石镇素有“岭南第一镇”之称,是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镇,现已全面启动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试点建设,有华电坪石公司、东方锆业等大型骨干企业,是乐昌市北部的经济、文化、卫生、教育、商贸、金融中心,辐射黄圃镇、白石镇、庆云镇、三溪镇、梅花镇、秀水镇、云岩镇、沙坪镇等8个镇。乐昌市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加快乐城和坪石2个重点镇发展,充分发挥廊田、梅花两个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2024年投入民生资金35.42亿元,高质量完成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558人。完成坪石区域性敬老院、五山敬老院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困难群众救助金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920个,新城中学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完成坪梅中学、第四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晋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新建人民医院基本完成主体工程,4家县级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考核等次排名粤东西北片区各县(市、区)第4名。有力管控治安环境,刑事和治安警情、发案数均保持下降趋势,平安乐昌建设成果持续巩固。

  投资环境日益优化。乐昌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擦亮“大朗效率+乐昌服务”营商品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以及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工业项目落地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成功引进项目146个,合同投资额83.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9个,新增产业项目数稳居韶关前列。新增“四上”企业29家,跃居韶关各县(市、区)首位,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数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市产业园连续七年获评韶关“优秀园区”,成为韶关各县(市、区)唯一获评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园区。商事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一门式一网式”系统延伸到所有镇村,企业开办实现“马上办、零成本”。

  乐昌获得的城市名片有: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马蹄之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象棋之乡、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重点林业市、广东水果之乡、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旅游强市、省教育强市、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市、省双拥模范市、省药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河长制县级示范区、省校园足球试点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