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今思远绘蓝图 务实笃行谋发展
——访黄圃镇党委书记 丁琦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黄圃镇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凝心聚力、务实笃行、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日前,黄圃镇党委书记丁琦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黄圃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与全镇人民齐心合力向着高质量发展前进。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农业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丁琦说,黄圃镇将立足传统优势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启动乡村振兴产业新引擎。
近年来,黄圃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坚持把黄烟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全镇黄烟年种植面积约5000亩,年产量约13000担,年产值约1700万元。接下来,黄圃镇将全力打造黄烟产业综合体,推动黄烟生产整体水平朝现代化方向提升。
“目前我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个、韶关市级示范社2个。果蔬年种植面积约4500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丁琦表示,接下来黄圃镇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农业产业项目。大力推广特色农作物种植,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辣椒、西瓜、香瓜、板栗等高质量特色农作物,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以紫溪金森板栗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作。
加强基础建设
提升镇区公共服务能力
“目前,‘坪石—黄圃新塘’G535国道正在筹备,镇街主干道风貌街(商业街)提升工程、镇街门户标志标识节点工程、镇街绿化美化工程、镇街文体中心工程等九项基础设施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丁琦表示,黄圃镇将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镇村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增强黄圃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辐射能力。
黄圃镇将持续推进美丽圩镇“139+”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垃圾、污水、六乱”三项整治工作,确保镇区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镇区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黄圃镇共计投入110多万元开展镇道畅通工程,拓宽镇区主干道,同时铺设临时停车场,极大缓解了道路拥堵状况;总投资额2000万元的猪婆井自来水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供2万人使用;邮政大楼、镇区污水处理厂、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凉桥修复工程等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
繁荣乡村旅游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将围绕‘特色文旅小镇’建设理念,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依托,用优质服务打造品牌的成熟全域旅游链。”丁琦表示,黄圃镇将积极做好“旅游文章”,发展全域旅游,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一是发展碧水洞地下河、旱洞地质旅游。引进专业文旅公司,参与开发碧水洞地下河景区建设,利用进水口自生岩、河上大型旱洞等地质资源,打造地质奇观景区,并打造芦溪河一河两岸景观,培育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工程。
二是打造原地矿部第九研究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争取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的支持,利用地矿部第九研究室旧址,兴建以核工业铀原料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展览馆,与石溪古村落、坪石镇中山大学研学基地等共同组成研学基地群。
三是发展历史与红色文化旅游。标识镇内7条古道,设计登山或骑行环线,与庐溪河共同串联各类景点;依托石溪、应山、甘棠镇古村落以及欧阳宗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乡村的历史古韵、人文之美、文化积淀,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人文和经济价值,打造“古”文化旅游区。加强桃坪村红色革命老区建设,充分挖掘朱德领导“湘南暴动”革命根据地等红色历史资源,与周边乡镇协同发展乡村红色旅游。
四是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以集中规模农业、水果种植业、林下种植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体验区,逐步形成集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