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浏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26日在乐昌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陈宏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韶关市委、市政府和乐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振奋精神,共克时艰,加快乐昌振兴发展,全力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3.89亿元,增长6.2%;实现地方本级收入6.06亿元,增长15.1%。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增长不动摇,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定向施策,聚焦靶心,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4.2%。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切实为华电坪B、东方锆业等重点企业排忧解难。绿地能源等项目顺利推进,昌龙塑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市铁矿、市针织厂等企业改制工作有序推进。扶持南方水泥、汇力水泥等企业技改创新,全市完成技改项目31项,总投资5.11亿元,增长22%。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家,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培育壮大企业规模,全年规下转规上企业8家,全市规上企业〔1〕52家。安捷铁路轨枕有限公司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实现了我市企业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现代农业态势良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18亿元,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2元,增长12%;农机总动力达21.9万千瓦,增长6.3%。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成果丰硕,梅花超级稻亩产882.84公斤,创粤单产最高纪录。全面完成政策性水稻玉米涉农保险推广工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1家、农业龙头企业5家。粤宝、昌盛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绿峰合作社“九峰山”品牌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粤宝、昌盛、广发等3家合作社进驻东莞市大朗镇农产品直销店。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打造了2个名村、5个示范村。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明显,成功承办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全年投入帮扶资金1.79亿元,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旅游金融商贸势头强劲。全年接待游客291.31万人次,旅游收入18.36亿元,分别增长14.1%和12.4%。积极整合旅游资源,稳步推进“三龙谷”、紫薇山等旅游项目规划、招商推介工作。九峰桃花、乡村农家乐备受游客青睐。五山梯田获评“中国美丽田园”梯田十大景观之一。旅游信息化不断普及,完成景区、宾馆酒店、旅行社“二维码”制作。金融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1.28亿元,增长8.4%;贷款余额56.74亿元,增长23.1%。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启动粤北顺华农特市场建设,全年新增限上企业〔2〕11家。消费市场持续兴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7亿元,增长12.1%。

招商引资扎实开展。坚持务实招商、理性招商,积极探索以厂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新模式。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宽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8.21亿元,招商引资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紧抓外经贸工作不放松,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26万美元,增长15.8%,引进合同外资34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10万美元。

二、坚持强基础不动摇,城乡建设持续加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后劲。

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37亿元,增长13%。全市34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9.6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乐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市实现南北贯通,与珠三角的往来全面提速,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武广高铁乐昌东站建设进入站场围蔽施工阶段。通村公路硬底化、“8·16”洪灾水毁道路修复工程稳步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九峰水、廊田水治理工程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灌区改造和武江河饮用水源置换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7.3万亩。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继续实施“一市两城”战略〔3〕,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启动乐昌新区、乐昌大道和站北路、人民路下穿京广线涵洞拓宽工程建设。推进城南汽车站、碧桂园续建等项目建设。建成公主下路连接省道248线道路,完成市区LED路灯节能改造,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完成绿溪河整治,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坪石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商业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配套工程有序推进,城区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功能继续完善。稳步实施“三旧”改造项目,重拳打击“两违”行为〔4〕,全市拆除违法建筑9.7万平方米,城乡建设更加规范。

园区功能不断提升。园区调规工作稳步推进,园区建设投入继续加大。完成土地平整、道路硬化、供电迁改、管网铺设等12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园区土地利用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大朗乐昌对口帮扶园区工作初显成效,园区经济稳步发展,顺利通过2013年度省级产业园考核。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成绩,完成造林绿化7.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5%。建成23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新增6个森林公园。森林抚育造林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复垦复绿和耕地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得到完善,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廊田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完成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

三、坚持惠民生不动摇,百姓福祉持续增进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克服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困难,全年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6.61亿元,占地方本级支出的78.6%。

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584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69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完成城乡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启用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系统。完成城乡医保一体化建设,人均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等保障标准增幅明显。加大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和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启动原坪石矿棚户区一期改造工程,完成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49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646套。社会养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建成7个农村幸福院,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6项,名列韶关市前茅。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精品创作屡获殊荣。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启动“原中央苏区县”申报工作。巩固完善市镇两级基本药物制度,扎实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单独二孩”政策,人口计生工作有序开展。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6个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有序推进平安乐昌“十大工程”建设〔5〕,大力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6〕。积极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调处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成功处置一批突发群体性事件。推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试点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7〕。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8〕,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9〕,扎实开展“八打八治” 〔10〕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功创建“广东省药品安全示范市”,顺易华庭商业步行街荣获“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称号。

政府建设明显加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比2011年压缩47.5%。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全市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07户,注册资本6.84亿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好转。全面落实24个“边查边整边改”公开承诺项目,全力办好7件民生实事。“三公”经费〔11〕同比下降24.4%。行政监察工作得到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有力推进,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同时,我们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了武装 、“双拥”、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做好了供销、统计、审计、工商、物价、气象、烟草、档案、市志、保密、编制、工会、文联、工商联、殡葬管理等工作;推进了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等工作;促进了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历程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及驻乐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热心支持乐昌发展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增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这既有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园区发展速度不快、新增落地项目不多等客观因素,也有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特征认识不足等主观原因。二是投资增长乏力。已完成的重点项目形成了较大投资基数,缺乏后续大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三是民生持续改善难度加大。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石灰岩地区及偏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艰苦,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功能不够完善,社会整体保障水平较低。四是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政务服务水平与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发展环境需要继续优化。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不负人民重托。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可以预见,今年我市面临的困难比去年还要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持续发力,东莞大朗对口帮扶不断给力,我市发展基础继续夯实,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发展的正能量逐步集聚,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我们必须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

2015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5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市政府的工作,要做到“实施双轮驱动,推进三大举措,突出两大重点,提升三种能力”。  

一、实施双轮驱动,加快乐昌振兴发展

坚持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扩产增效

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园区主战场地位,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全力振兴工业经济。

加快园区发展。深化大朗乐昌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改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配优配强干部队伍。坚持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执行联动机制, 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问题。完成园区调规,征收平整土地600亩,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努力拓宽园区资金筹措渠道,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增强综合承载力。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入驻。建立企业土地、税收等投入产出台账,对未履行合同的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倒逼企业达产提效。

推进产业升级。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保健、电力建材等产业,扶持南方水泥、绿地能源、东方锆业、五矿萤石等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展“工业技改年”活动,建立技改项目库,推进银星化工、闽兴建材等企业技改创新,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编制工业新增长点目录,做好规模企业培育工作,新增规上企业3家。多措并举推进企业改制,解决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粤湘开放合作区建设前期研究论证工作,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红利。

强化协调服务。落实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努力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审批、生产等难题。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深入开展“助保贷”〔12〕申报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保障工业发展用地。加强校企合作,发挥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畅通企业直通车渠道,落实项目全程代办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实行项目“一对一”全程跟踪,做好中援盾环保科技、聚鑫帐篷等项目协调服务。协助华电坪B争取扶贫电量,提高企业产能。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扩容提质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注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继续实施“一市两城”战略,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乐城要围绕“一廊一带两轴六组团”〔13〕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乐昌新区、乐昌大道及周边路网建设,构建便捷交通网络;准确定位新区发展产业,加强项目引进,做好对接服务,促进产城融合,打造乐城发展的新引擎。坪石要围绕“一主两翼三组团”〔14〕发展规划,优化老城区、新城区、老坪石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坪石新城建设,完善道路、照明、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拉大城区框架,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美丽城镇。

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廊田、梅花、九峰、黄圃等中心镇建设,改善镇区人居环境,提升镇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中心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作用,集聚区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幸福村居、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打造2个名村和5个示范村。

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有效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积极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建设,盘活城市资产资源。探索建立“两违”查处长效机制,规范城镇建设秩序。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加大土地收储开发力度,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城区保洁力度,强化背街小巷和桥底环境整治。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强化城市绿化美化。大力治理老城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占道经营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巩固省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省复查验收。

二、推进三大举措,加速释放资源禀赋

立足资源优势,彰显区域特色,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和商贸旅游,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巩固粤北绿色生态屏障。加快“三边”造林〔15〕工程建设,扩大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抓好生态景观林带、碳汇造林、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建成5个森林公园。新增森林面积2.2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75.1%以上。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完成全市林业生态红线〔16〕划定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巩固省林业生态市建设成果,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实行护林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严厉打击非法征占林地、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

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新环保法执法力度,坚决惩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余泥撒漏、施工扬尘、环境损害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奖举报制度。抓好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和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分局达标建设。加强环境污染监测和整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环保准入关,提前介入重大项目环评。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机制,确保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力度,建立城乡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采”行为,加强复垦复绿、耕地保护、矿山生态修复、石漠化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行清洁生产、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国家阶梯用水、用电、用气政策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投入产出约定机制,促进企业提高投入产出率。推进企业节能改造和“三废”综合利用,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加强土地供应和供后动态监管,规范国有划拨土地的收储管理。探索建立绩效用地综合评价体系,清理闲置土地,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从“低端数量型”向“高端质量型”转变,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培育壮大特色农业。积极促进粮食、蔬菜、水果、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打造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优质稻、超级稻等新品种。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南部平地早春蔬菜、中部高山林区渡夏蔬菜、北部高寒山区夏秋蔬菜三大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果树优新品种的试种、推广工作,提高水果种植效益。依托温氏集团,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组建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大社强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鼓励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粤宝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厂的示范作用,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行订单生产、鲜冷配送、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发展农村电商,推进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化。加强与东莞大朗产销合作,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做好扶贫开发“双到”考核迎检工作,谋划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调查统计工作,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向立体、集约方向转变。鼓励引导农户流转林地经营权,吸引资本、技术等要素向林下经济集聚。因地制宜推广林下种植、养殖、采集、休闲等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突出扶持茶叶、油茶、中药材、苗木培育、竹木深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增加林业附加值。全年培育苗木1500万株,改造新建茶叶基地面积630亩。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服务,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全市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三)推进商贸旅游,繁荣第三产业

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支持金鸡岭、古佛洞天等景区升级改造,助推老景区焕发新魅力。加强景区标识、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深挖旅游资源潜力,加快推进“三龙谷”、紫微山、乐昌峡“平湖游”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支持申报一批韶关市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加强规划,逐步规范,合理开发利用九峰桃花、五山梯田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推出一批有特色的旅游新产品。举办九峰桃花节和“美丽乐昌”文化旅游摄影大赛,展示乐昌文化旅游新形象。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加大旅游产品促销力度,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游客留宿量。积极融入“大南华、大丹霞、大南岭”旅游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业。鼓励引导金融业创新发展,落实粤东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八项措施,推进农村金融村村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逐步把坪石打造成为粤湘边际物流中心。加快农特市场、建材市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促进商贸经济繁荣发展,新增限上企业4家。启动快递下乡工作,引导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推动各领域加快运用电子商务。有效推动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建设。提高4G网络服务覆盖率,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美斯·格林顿世纪酒店建设和运营,引导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健康发展。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养老家政、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等消费。

三、强化两大重点,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为乐昌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切实把招商引资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加大招商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着力在整合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上下功夫,扩大招商引资成效。坚持绿色招商,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引进绿色低碳环保项目。坚持质量招商,围绕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突出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坚持借力招商,发挥大朗乐昌对口帮扶指挥部、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开展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活动,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创业。

优化招商服务。完善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机制,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营造“亲商、扶商、护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强化签约项目的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提高现有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做好外向型企业服务工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重点锁定绿地能源、安捷轨枕、乐华塑业、利生源生物饲料等一批企业,形成外贸进出口新增量,促进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拉动投资增长

坚持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抓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狠抓交通水利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武广铁路客运公司的沟通协调,加快武广高铁乐昌东站建设步伐。推进人民路、站北路下穿京广线涵洞拓宽工程。积极推动黄长高速和雄乐高速公路项目,打造粤湘桂赣边际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北江水系武水乐昌段整治、张滩闸坝枢纽改造、中小型灌区改造、辽思水治理等工程项目。全面完成24宗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加快推进七三三、三五三成品油储备库和市区粮食储备库扩建工程。扎实推进大源新集镇建设工作。稳步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7〕项目,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市领导挂点联系项目制度,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督办落实,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加大项目建设监管力度,促进项目安全、优质、稳步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笼子”。

四、提升三种能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乐昌

强化创新和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种能力,破解发展瓶颈,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一)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最大限度地破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18〕制度体系,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和规模。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19〕编报体系,探索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20〕。完善收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部门协税护税联动机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探索运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21〕。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乡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理顺乡镇街道职责关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推进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和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坚持开拓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来抓,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实施中青年“创业种子”培养计划,推进全民创业特别是青年示范项目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政策,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项目、产业人才与产业需求对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规模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引导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入企业扶持基金项目,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个体户转企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二)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打造平安和谐乐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抓好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试点工作。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枢纽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六个一”工程〔22〕建设,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23〕。扎实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争创第十届全省“双拥”模范市。加强“妇女之家”建设,提升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水平。

加强平安乐昌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十大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加大重点领域矛盾排查化解力度。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完善群防群治工作,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加强市三中救灾减灾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和农产品监管,严厉查处制假售假行为。全面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带动质量强市的深入开展。

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强化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集中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法治精神。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打造“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特色宣传阵地,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抓好“六五”普法验收工作。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加大依法治访力度。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开展法治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运行。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民生优先、守住底线,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巩固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加强文化市场执法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加强特色文化景观和重要区域、重要地段文化标识设置,凸显城市文化主题。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中山大学旧址重建、伯陵堂维修、“原中央苏区县”申报工作,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省历史文化古村落申报工作。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推进镇级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完成农家书屋图书轮换更新工作。广泛开展书画、摄影、“百姓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健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机制,打造一批特色文艺精品。

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完成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高。加快教育“三通”工程〔24〕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规划乐城、坪石城区教育布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做好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工作。深入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推动全民健身文化广场建设,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逐步开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生活化,打造排舞、广场舞、环城跑等全民健身品牌。

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五个一”医疗设备〔25〕。做好市医疗服务中心前期规划工作。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示范市”,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保障底线民生〔26〕支出,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强化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和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落实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原坪石矿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建设,改造农村危房500户。积极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大力开展扶贫济困和慈善捐赠活动,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先行先创工作。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幸福计划”,创建示范性养老机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院老人公寓和坪石镇区域性敬老院建设,缓解社会养老需求。

办好九件民生实事。①完成省道248线乐广高速出口路段照明及交通信号灯工程;②推进乐广高速出口至产业园连接线路和乐昌大道建设;③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60公里;④完成2.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⑤完成6宗山区中小河流整治工程;⑥完成梅花、沙坪、五山、庆云四镇教育创强任务,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⑦完成职工文化广场维修改造工程;⑧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⑨完成3座广播电视发射台升级改造无线覆盖工程。

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武装、“双拥”、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认真抓好供销、统计、工商、物价、气象、烟草、档案、市志、保密、编制等工作;推进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等工作;促进老龄、残联、文联、工商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进政府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门户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学法知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引导民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扭转民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行政决策机制,发挥市政府法制机构的参谋顾问作用,推进重大决策法规化。清理行政职权,编制权责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网络问政管理,畅通政府与市民沟通渠道。科学制定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做好对行政机关和乡镇的考核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做到办结率100%,满意率稳步提升。  

(二)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效能政府。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政府机构职责关系,着力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各部门审批权相对集中,并进驻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提高网上办事大厅办事深度。推行企业登记附加承诺的一表并联审批,力争三天办结“四证一章”事项〔27〕。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提高议事质量和工作效率。强化担当意识和效率意识,倡导立说立做、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改进政府督办工作,定期通报重点工作进度,形成“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和绩效考核制度,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和“庸懒散拖”的行为,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始终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准则。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严三实”〔28〕国务院“约法三章”〔29〕等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制止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强化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切实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公共资源交易和国有资产转让行为。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中介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推进市镇村“三资”平台建设。全面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办公用房,严格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禁套取财政专项资金,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严禁以权谋私、索贿受贿。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当前,我市迎来了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对口帮扶力度持续加大、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良好机遇,我们必须科学研判,主动作为,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时不我待,重任只争朝夕,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思想统一起来,把信心树立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把责任担当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为全面加快乐昌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规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2〕限上企业:即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企业。

〔3〕“一市两城”战略:即以乐城、坪石分别作为乐昌南北中心,乐城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要打造成宜业宜居宜商城市;坪石为市域副中心城市,要打造成乐昌北部商业物流中心、经济发展重镇。

〔4〕“两违”行为:指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的行为。

〔5〕“十大工程”建设:指实施法治建设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群众权益保障工程、社会矛盾化解工程、公共安全防控工程、人口服务管理工程、“两新”组织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工程、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平安文化建设工程。

〔6〕“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指针对涉毒、涉黄赌、涉食药假、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涉车、涉枪等多发高发犯罪的专项行动。

〔7〕法律“六进”活动: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

〔8〕“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律师事务所(不含公职律师所、法律援助处)与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为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制度。

〔9〕“一岗双责”责任制:指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分管工作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的制度。

〔10〕“八打八治”:即集中开展油气管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渔业船舶、粉尘爆炸八个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1〕“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产生的消费。

〔12〕“助保贷”:指企业通过地方政府或者助保金管理机构设置的助保资金池贷款。

〔13〕“一廊一带两轴六组团”:“一廊”指城南生态活力廊道;“一带”指一江两岸景观游憩带;“两轴”指乐昌大道、梅乐路对接老城、城东、城南产业区的两条轴线;“六组团”指乐棉综合服务组团、南塔文体公园组团、古佛岩生态旅游组团、城南魅力门户组团、滨江品质生活组团、城南产业组团。

〔14〕“一主两翼三组团”:“一主”指以坪石新城为依托,打造集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主体功能区。“两翼”指分别以金鸡文化产业园、老坪石历史文化遗迹一条街为依托,将老城区打造成旅游商贸区,将老坪石打造成具有粤湘文化特色城区。“三组团”指以河西主城区为中心,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主城区、老城区、老坪石三大组团。

〔15〕“三边”造林:指以城边、路边、河边为重点的造林。

〔16〕林业生态红线:指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主要由森林、林地、湿地、物种等四条红线组成。

〔17〕“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补助。 

〔18〕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19〕全口径预算:指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将所有类型财政资金收支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

〔20〕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指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建立健全跨年度的、合理的平衡机制,实施依法征税,硬化支出预算约束,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

〔21〕PPP融资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营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为私营部门带来利益。

〔22〕“六个一”工程:即在有条件的城乡社区建一个公共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健康计生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小广场或公园。

〔23〕社区“15分钟服务圈”:指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医疗、卫生、养老、购物等服务。

〔24〕教育“三通”工程:即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25〕配置“五个一”医疗设备:即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全自动生化仪、心电图仪、500毫安X光机、B超机各1台。

〔26〕底线民生:指社会底层特殊贫困群体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生存,需依靠政府提供基本救助才能摆脱生存危机。政府基本救助包括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等。  

〔27〕“四证一章”事项: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部门税务证、地税部门税务证和企业公章。

〔28〕“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9〕国务院“约法三章”:李克强总理代表新一届政府向社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即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