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无障碍浏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7日在乐昌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沈河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紧紧围绕项目攻坚、城市提升、县域发展三大主题工作,强化精准扶贫、教育发展、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工作,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38亿元,增长7.1%。实现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亿元;财政总支出27.13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完成工业增加值21.12亿元,增长0.8%。南方阳光节能新材料、高尔德防雷电子设备等工业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园发展步伐加快,实现园区税收0.45亿元,增长45.2%。招商项目质量明显提高,成功引入东华重工机械制造等10个项目,投资总额38.68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24.62亿元,增长3.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韶关市级以上的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示范家庭农场23家,百臻生态农业成功挂牌“新四板”。乡村旅游稳步发展,旅游市场持续畅旺,全年接待游客39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9亿元,分别增长13.8%、18.1%。举办了第三届乐昌桃花节等节庆活动,九峰茶料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商贸物流加快发展,九峰互联网农业小镇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快递物流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9.18万平方米,增长23.6%。消费市场活跃旺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7亿元,增长9%。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6亿元,增长15.2%。京广高铁乐昌东站站房主体工程整体竣工。一批公路、桥梁新改建项目陆续完成,启动建设乐昌峡库周公路硬底化25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60公里如期完工,城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张滩闸坝枢纽重建、村村通自来水、中小型灌区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城乡互联网宽带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完成。城区“三旧”改造〔1〕项目扎实推进。完成省道248线环城路段节能照明工程,城区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进站进园道路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坪石镇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2〕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PPP〔3〕项目正式启动,南部八镇(街道)生活垃圾清运项目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稳步实施,完成105家国有(集体)企业清产核资。降低商品房库存13.26万平方米。“放管服”〔4〕改革深入推进。完成278项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清理规范30项中介服务事项,完成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工作。“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5〕改革稳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审批时限压缩至57日内。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195个经济联合社、2069个经济社的农村“三资”〔6〕清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五证合一〔7〕、一照一码〔8〕”登记制度稳步实施。农村普惠金融工作〔9〕扎实开展,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得到加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及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49亿元,13个项目获批政策性银行贷款23.3亿元。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22.7亿元,占地方本级支出的83.8%。全力办好八件民生实事。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高龄老人津贴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完成韶关下达的年度脱贫任务。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3户、原坪石矿棚户区改造925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复评检查顺利通过,中高考成绩稳中有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城乡居民大病救助政策有效落实。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文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和第十四届市运动会。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10〕,平安乐昌建设有序开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巩固“三严三实”〔11〕专题教育成果,广泛开展“两学一做”〔12〕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得到提升。

我们还加强了市场监管、粮食安全、编制、科技、代建、统计、物价、气象、烟草、供销、档案、史志、保密工作;抓好了武装、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推进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工作;促进老龄、残联、文联、工商联、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及驻乐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热心支持乐昌发展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乐昌发展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园区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明显,集聚度不高,工业依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短板。二是项目攻坚力度不够,有效投入不足,重大项目少,项目推进相对缓慢。三是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发展较慢,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是改革任务依然艰巨,行政审批、国资国企、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改革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力度不够大。五是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欠账较多,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升,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仍然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抢抓机遇,综合施策,全力推进产业共建,扩大有效投资,扶持实体经济,补齐民生短板,为乐昌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韶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韶关市委工作会议和乐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乐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主动融入珠三角,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持产业振兴、农村改革发展、城镇整体提升三大主攻方向,狠抓精准扶贫、教育现代化、卫生创强三大重点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乐昌振兴发展步伐。

今年县域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87%;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市政府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改革创新,激发乐昌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发展瓶颈制约,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14〕政策,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成一批关停企业出清重组,实现一批特困企业脱困。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国资部门监管。积极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健全协税护税工作机制。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四大工程”〔15〕,大力开展“十三大行动”〔16〕。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17〕,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完成市镇村互联互通的“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改革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进村民自治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改进和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健全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应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健全“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和业务审批平台。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强化土地供应后续监管。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推广应用PPP模式,加快市政道路、旅游开发、水利工程、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及申报,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服务力度。健全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经营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整合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中健行、利生源等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着力产业振兴,培育经济增长动能

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共建,促进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一)加快推进产业共建

加强产业共建谋划。立足乐昌比较优势,全面对接珠三角地区技术、人才、融资、产业等平台;积极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与珠三角协同发展。主动承接珠三角外溢产业,大力发展机械制造、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深化大朗乐昌对口帮扶工作,谋划产业共建新模式,加快产业共建进程。探索加强与湖南宜章、汝城等省际边界地区在生态、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共建。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坚持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加快城东片区建设,启动乐广高速引线以南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一园多区”互补发展,促进园区扩能增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园区路网建设,完成园区主干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气、光纤、金融、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设施,补齐园区工业物流、生活配套等服务短板,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和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拓宽园区发展空间。加强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建成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吸引一批企业入驻。加快推进东华重工机械制造、科优精密机械制造等项目建设,力争新投产企业5家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实行市政府领导分区域带队招商和部门“一把手”招商。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紧盯关键项目和目标客户,大力开展定向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乡贤招商,引进一批具有明显拉动效应的优质项目。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认真落实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四上”企业〔18〕培育力度,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实体经济。用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扶持企业技改创新,完成一批企业技改项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促进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围绕优质稻、香芋马蹄、夏秋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五带五基地”〔19〕,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带动农业提质升级。启动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力争实现全市“三品一标”〔20〕农产品20个以上,省级农业名牌产品及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以上。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并实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意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力争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农民合作示范社15家、农业龙头企业5家。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业联盟或产业协会,支持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挂牌上市。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乐昌岭南落叶果树研究所,推进惠农信息社建设,完成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处理中心建设,建成并运营镇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业公益服务水平。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预冷、批发市场、稻谷烘储等设施建设,提升农机服务水平。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规划建设六大特色产业园〔21〕,打造新型农业综合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构建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推广“互联网+农业”〔22〕模式,加快推进九峰互联网农业小镇试点建设。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三)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推动旅游项目建设。修编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深化与旅游战略投资者合作,推动乐昌峡平湖游、金鸡岭、三龙谷等旅游龙头项目建设,加快古佛洞天、后洞森林公园等现有景区的升级改造,加强九峰乡村游、五山梯田竹海、7011工程旅游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南龙北凤”〔23〕等特色旅游品牌。深挖九峰桃花、乐城葡萄庄园、梅花百臻生态农业、北乡兰花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合公路沿线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以省道247线连接三龙谷、五山梯田竹海等旅游资源,形成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以省道248线连接九峰花果园、两江楠木公园、庆云户昌山古村落、坪石金鸡岭等景区,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线路;以省道249线连接梅花大坪古村、坪石皈塘古村等旅游资源,形成红色历史旅游线路;以城区道路连接古佛洞天、乐昌峡、后洞森林公园等景区,形成乐昌核心区旅游线路。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坚持科学规划,加大资金筹集和投入力度,提升乐昌旅游服务水平。建设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推动九峰环镇公路等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加快完善“便捷乐享”服务网,推进一批旅游道路标识、乡村民宿、旅游驿站、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加快构建“智慧旅游”〔24〕互联网,推进区域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包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互联网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打响乐昌旅游品牌。以“九峰桃花季,乐昌欢乐游”等系列宣传活动为契机,广泛推介优质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来乐昌旅游。

三、着力项目攻坚,增强城乡发展后劲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完善京广高铁乐昌东站建设并投入运营。推动国道535线廊田至乐昌市区段路面改造、梅花经坪石至黄圃段改建等项目动工建设。完成省道249线老坪石至高家村段、省道248线乐昌市区至长来中学段等路面改造项目。完成县道329线龙颈至大源段、村道759线北乡至西坑段等县乡公路改建工程。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推进行政村通客运班车,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52万亩、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22.81公里。加快推进张滩闸坝枢纽重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11个镇标准化水厂建设。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7宗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2宗中小型灌区改造等项目。健全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提高农村防洪灌溉能力。

加快能源项目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南部24个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东坑、城南、长来、北乡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长来镇和村电网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推动梅花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城市”〔25〕建设,提升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实施光纤到村入户工程,实现光纤基本全覆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加快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廊田村信息化先导村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

四、着力城镇提升,提高城镇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一市两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壮大镇域经济,切实提升城镇功能和管理水平。

加强城镇规划引领。出台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提高城市规划编制水平。加快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调整,编制好乐城、坪石新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各项详细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实施整县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加快编制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80个村庄规划编制,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乐昌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城提质系统工程,促进新旧城区融合发展。启动城区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完善供电、供气、给排水等设施布局。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推进乐昌大道、乐昌东站至产业园道路建设,完成人民路和站北路下穿京广铁路涵洞拓宽工程。加强城市经营,盘活城市资产。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违”、“六乱”行为,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县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坪石镇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建设,加快坪石扩容提质步伐。推进坪石扩权强镇〔26〕改革,增强坪石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实施省道248线坪石段改道工程、坪南大桥、神步大桥、坪石西大道等项目建设,拓宽坪石发展空间。推进坪石一江两岸建设,逐步升级公交、通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深度挖掘坪石工业、旅游、文化等方面资源优势,促进产城融合。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各镇产业特色、生态特点和文化特征,促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大对黄圃等中心镇及长来等人口较多镇的资金投入力度,启动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镇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梅花镇农业、旅游、新能源等方面项目建设,增强镇区集聚辐射能力。制定并实施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做好廊田特色小镇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加快九峰等特色小镇建设前期规划工作,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五、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大民生投入,抓好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民生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五个一批”〔27〕、“六个精准”总体要求,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统筹指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地。在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确保超额10%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加强与中省直、东莞市、韶关市各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争取更多帮扶资金支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推进贫困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突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帮扶工作,打造一批脱贫示范村、示范户。建立贫困人口法律救助、基本生活救助等机制,提高农村救助水平。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助贫困学生等帮扶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北乡镇“党支部+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的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模式,增强贫困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抓好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创建工作,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推进中小学校“去行政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启动乐昌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坪石河西小学等新建项目,推动乐城三小、坪石坪南小学等扩建项目,完成梅花镇中心幼儿园等新建项目,着力缓解学位紧缺、大班额问题。创建10所中小学(幼儿园)示范性平安食堂。巩固省教育强镇创建成果,确保乐城、秀水、云岩、黄圃四镇(街道)顺利通过复评验收。

加强医疗卫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工作。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民营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源镇卫生院综合楼等新建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整合改建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加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提升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一批村卫生站建设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机制。强化社保扩面执法检查工作,扩大社保覆盖面和受益面。推进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工作,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谋划发展健康产业,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社会救助对象范围,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孤儿补助标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6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842套。

提高公共文体服务能力。完成文化馆总分馆、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任务。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实施“三送下乡”文化惠民示范项目。加强群众舞台、文化广场建设。强化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保护和利用,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申报、传承和保护工作。鼓励原创文艺精品创作,推进地方特色戏曲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完善群众晨晚炼运动场所,推进在城关中学新建市田径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化法治乐昌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主题活动〔28〕。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29〕机制,做好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考核责任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平安乐昌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市镇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修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安全感。

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①完成乐城一小新建和乐昌一中教学楼维修;②建成北乡、廊田、五山三镇卫生院综合大楼;③完成市区顺华农贸市场、坪石坪南市场等一批农贸市场建设;④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80公里;⑤完成50宗万方以上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⑥完成北面九镇垃圾收集清运项目;⑦建成南部2个稻谷烘干中心;⑧完成一批市区小公园、小绿地、公厕建设;⑨建成职工文化广场群众活动舞台、五人足球场等一批公共文体设施;⑩完成17个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

六、着力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乐昌

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坚守生态底线,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巩固粤北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绿化造林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新增森林面积2万亩、森林蓄积量37.5万立方米,实现森林覆盖率75.4%以上。开展新一轮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加强封山育林,强化生态红线划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下产业。深入开展林业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环境网格化管理,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强化重点污染源动态监管,实现环境管理全覆盖,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空气自动站设备备份工作,加强工业废气、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城乡空气质量。实施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保护工程,加强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重金属、化学品生产和危险固废处理等重点行业的全程监管。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企业能耗。加强复垦复绿、矿山整治、石漠化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坚决打击“非采”,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整五提”专项活动〔30〕,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加强新一轮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净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加快畜禽养殖“三区”划定〔31〕,调整区域养殖布局。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完成20个自然村绿化美化、10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个镇级森林公园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九峰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申报创建工作。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重任千钧惟担当。我们将坚持把发展使命扛在肩上,把百姓忧乐放在心头,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健全“三重一大”〔32〕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决策评估等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程序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强化行政执法检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和取消下放工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干部担当精神。建立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容错免责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推行一线工作法,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年度重点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完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推进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网络问政、民声热线以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工作,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打造廉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33〕,将“三重一大”事项纳入风险和可控性评估管理。强化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覆盖。

同时,我们还将认真抓好市场监管、编制、代建、统计、物价、气象、烟草、供销、档案、史志、保密等工作;支持武装、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抓好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工作;促进老龄、残联、文联、工商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各位代表!振兴发展的使命,鼓舞我们砥砺奋进;乐昌人民的期盼,鞭策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力加快乐昌振兴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以出现先后为序)

 

〔1〕“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2〕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指省政府选择2个地级市、5个县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选择10类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专项试点。综合试点主要围绕破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难、城镇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展开。

〔3〕PPP: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公共部门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5〕“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指按照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依托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整合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管住管好政府服务的进出两端。

〔6〕农村“三资”: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

〔7〕五证合一: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等五证合一。

〔8〕一照一码:“一照”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指统一代码。

〔9〕农村普惠金融工作:指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功能延伸到农民家门口。

〔10〕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指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分管工作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的制度。

〔11〕三严三实: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2〕两学一做:指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14〕三去一降一补: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5〕四大工程:指产业创强、乡村提质、产权制度改革和基层综合治理。

〔16〕十三大行动:指培育特色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特色小镇创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强、农村民主制度模式创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优、平安镇村创建。

〔17〕三权分置:指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18〕“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19〕五带五基地:指以廊田、长来为中心,打造优质稻种植产业带,建设优质稻种植基地;以乐城、北乡为中心,打造香芋、马蹄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带,建设香芋、马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以梅花、坪石、云岩为中心,打造夏秋蔬菜种植产业带,建设夏秋蔬菜种植基地;以九峰、两江为中心,沿省道248线打造优质水果产业带,建设优质水果种植基地;以大源、庆云为中心,打造茶叶种植产业带,建设茶叶种植基地。

〔20〕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21〕六大特色产业园:指北乡园艺、乐城葡萄庄园、梅花百臻生态农业、九峰花果园、大源庆云茶叶、坪石河丰乐农现代示范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

〔22〕互联网+农业:指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平台,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产品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

〔23〕南龙北凤:“南龙”指三龙谷生态旅游区,由龙泉、龙湖、龙谷三大分区组成,集温泉、碧湖、奇山于一体。“北凤”指金鸡岭风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广东八景之一。

〔24〕智慧旅游: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融合,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使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得到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应用,并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的旅游信息化的新阶段。

〔25〕智慧城市: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26〕扩权强镇:指在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将一部分属于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通过适当的途径赋予乡镇一级政府,为乡镇政府履行应尽职能奠定基础。

〔27〕五个一批: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8〕“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

〔29〕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指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律师事务所(不含公职律师所、法律援助处)与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为基层组织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30〕“五整五提”专项活动:一是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二是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等级;三是整治农村废旧房屋,提升农村住房建设规划管理水平;四是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五是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环保高效农业生产力。

〔31〕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指划定畜禽养殖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牧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2〕三重一大:指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33〕两个责任:指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要承担监督责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