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提示

  抗击疫情期间,社会上出现了打着疫情防控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新情况。市处非办在此梳理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新型骗局,提醒大家警惕打着防疫口号的非法集资陷阱,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一、谨防防疫抗疫线上募捐活动骗局。一是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微博等网络渠道公开宣传,以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伪装公益捐款,利用群众同情心骗取善款。二是不法分子谎称开发出区块链慈善平台,组织线上募捐等活动,以“区块链+慈善”为骗局,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二、谨防疫情防控相关理财产品高息投资理财骗局。针对公众居家防疫,利用人们投资理财的迫切心理,承诺高额利息、按期分红或还本付息,声称“宅在家里也能理财”,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设置高息诱惑骗局。集资方式一般以“众筹”“消费返利”、“虚拟货币”、P2P网络借贷、网上商城投资、炒作虚拟货币、基金、期货等虚假金融产品为主。如,声称众筹资金开办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谎称可以代购代销“特效药”“口罩”“消毒液”等物资消费返利,或者炒作“互联网+”“区块链”及“冠状病毒加密货币”等概念实施非法集资。

  三、谨防为感染亲属众筹“医药费”骗局。不法分子以孩子或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向社会公众发起众筹“医药费”“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四、谨防售卖强身健体“秘方”骗局。不法分子谎称有提高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通过发布钓鱼链接、使用违规手机APP等方式,诱导用户购买,实施集资诈骗。

  疫情期间,打着防疫幌子进行的非法集资手段形式多样,乐昌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温馨提示:上述种种承诺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防疫抗疫物资产、供、销模式,都是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时期公众心理精心设计的骗局。大家在努力抗疫的同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冷静判断,对一些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要理智分析,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避免上当受骗。

  目前,我市已开通举报受理电话,如您发现非法集资线索,请及时举报。一经核实,将按相关程序给予奖励。

  举报途径:(市处非办)联系电话:0751—5551006,地址:乐昌市政府大院三楼316室;(市市场监管局)联系电话:0751-5587008,地址:乐昌市金融路33号;(市公安局)联系电话:0751-6805883,地址:乐昌市政法路1号。

  举报奖励:

  (1)举报人有明确的举报对象(名称、地址清楚),有具体的情节,能提供具体的证据(如正在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照片、非法集资合同等),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查明事实后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给予举报人100元奖励;

  (2)举报内容经查证属于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给予举报人200元奖励;

  (3)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再给予300元奖励;

  (4)进入司法程序,法院有罪(非法集资)判决后再给予3000元奖励;

  (5)对在全国或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大案要案举报人,自法院终审有罪(非法集资)判决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额外再给予5万元附加奖励。



乐昌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18日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