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乐昌市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今天是:
智能机器人 | 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 手机版
| 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乐昌:“北乡马蹄”产业壮大 乡村振兴更有力

  马蹄,又名荸荠,其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当前,正是马蹄开挖的时节,在乐昌市的马蹄主产地北乡镇,借助“北乡马蹄”这个品牌,当地村民们又开始了冬日里最热闹的忙碌。

图片

  大雪节气,南方阳光晴好,正是马蹄开挖的大好时节。在有名的马蹄之乡——乐昌市北乡镇,村民们正趁着暖阳,开挖马蹄,马蹄田里,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

  李宝新是北乡镇茅坪村人,一大早他就与妻子来到了马蹄田里忙碌。

  北乡镇茅坪村民 李宝新:早上7点钟,就到田里了,到了最忙的采收季节。我家今年种了大概有10多亩地,两个人一天大概挖一分多一点地,估计要挖到明年开春之前。

  李宝新告诉我们,北乡村民都有种植马蹄的传统,家庭收入也基本依靠马蹄。

  北乡镇茅坪村民 李宝新:以前还没有分田到户就开始有种。那个时候一个人家种一两分地,就拿来自己家吃。到九几年的时候,有小贩来收,慢慢就好做了,好赚钱,很多人开始种了。马蹄是主产业,有保障,采收季节长,销售时间也长。

  在北乡镇的另一个村子,毛大娘与老伴两人一边挖,一边用小视频记录。

  大娘说,靠着勤劳种植马蹄,一家人生活宽裕,女儿出嫁后,家里就剩自己和老伴种着几亩地,闲暇之余,她还学会了用短视频来分享自己的农家生活。

  北乡镇村民 毛大娘:网名是“信明天”,我享受了政策的好处,感谢政策,感谢党,给我很多关怀很多爱护,相信明天会更好。

  乐昌市北乡桂源马蹄农副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志平告诉我们,马蹄收挖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开挖前,要先进行割苗。

  乐昌市北乡桂源马蹄农副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 肖志平:这个苗割完以后,把泥巴晒干,我们整个挖马蹄的时间一般是在立冬过后可以采收,一直到立春。

  肖志平是北乡镇有名的马蹄种植户,从不会种,到大量种,再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运行“抱团”发展,他一直在努力,也见证了北乡马蹄产业的不断壮大。

  乐昌市北乡桂源马蹄农副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 肖志平: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改良品种改良土壤,统一了种植技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注重品牌打造。

  乐昌北乡马蹄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清同治十年(1871)续修的《乐昌县志》即有种植马蹄的记载。乐昌素有“中国马蹄之乡”的称誉,其中以北乡镇出产的尤为佳品。乐昌北乡马蹄之所以品质比其它马蹄要好,是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密不可分的。这里三面环山,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钯沙土为主,正是马蹄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因此结出来的马蹄个头大、爽甜,能够畅销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洲及东南亚一带,成为乐昌著名的土特产和拳头产品。

  近年来,乐昌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工作部署,结合独特自然资源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一村一品”布局、建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措施,全力推动马蹄产业发展。

  乐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增文:马蹄这个产业作为我市的特色农业产业,我们通过2018年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把它纳进产业园建设,从种苗、种植、品牌销售,还有筛选、包装、整个产业链的打造。现在整个马蹄产业的产值效益得到了提升,面积从不到2万亩,现在已经突破了3万亩,价格去年和今年相比,提高了30%到50%。

  日前,“北乡马蹄”还入选了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这也意味着,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指导下,乐昌“北乡马蹄”国家地理标志将得到更有效广阔的运用。据北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这个契机以及前不久韶关丹霞机场的顺利通航,北乡镇将用好品牌、打造产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乐昌市北乡镇副镇长 赖海:下一步,我们镇将利用重点联系地理标志这块,积极跟企业对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北乡马蹄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进行结合,将马蹄产业不单单是种好,还要加工好,卖好。同时也对接北乡的旅游,打造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